音乐宇宙
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,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。
|
音乐宇宙又称音乐的普适性或天体音乐(拉丁语:Musica universalis,Musica:音乐的中世纪拉丁文名称),是一种古老的哲学概念,相关比例在运动的天体上如太阳、月亮和行星等遵从音乐的普遍形式。这种音乐并非通常从字面上理解的声音,而是一个谐波、数学的概念。这个关于音乐的想法持续吸引思想家,直到文艺复兴时期,影响遍及各类学者、人文主义者。
历史
天体音乐融合了形而上的哲学原理、数学关系表达精神的特质或音调,呈现在数字、视觉角度、形状和声音所有连接在一个图形的比例。毕达哥拉斯首次发现:音调的音程是按弦长比例产生,和谐的声音频率间隔形成简单的数值比例。在一个理论被称为和谐的天体,毕达哥拉斯提出,太阳、月亮和行星都散发着自己独特的嗡嗡声(轨道共振)基于他们的轨道改变,地球上生命的特性反映了人耳察觉不到的天体物理声音。随后,柏拉图描述的天文学和音乐为孪生研究的感官识别:天文学的眼睛,音乐的耳朵,都需要知识的数值比例。
密宗基督教
伯蒂乌斯的《论音乐》一书中提到:音乐呈现这一中世纪概念涉及三个分枝。
- 音乐的普适性价值。
- 人体内部的音乐。
- 音乐用于演唱和演奏。
也可参考密宗基督教:精神国度的地方如同第二天堂出现。
扩展阅读
- 毕达哥拉斯
- 毕达哥拉斯主义
- 约翰内斯·开普勒
- 世界的和谐
- 绘画理论
- 音乐治疗
- 星震学
- 单弦乐器
- 提丢斯-波得定则
- 秘传宇宙论
- Ray of Creation
- Sacred geometry
- Shabd
来源
Davis, Henry, 1901. The Republic The Statesman of Plato. London: M. W. Dunne 1901; Nabu Press reprint, 2010. 编辑
外部链接
- Music of the Spheres (页面存档备份,存于互联网档案馆)